当前位置: 开心法人首页婚姻家庭法律咨询
结婚两年分手,孕有一女,没结婚证,需要返还彩礼吗?
结婚两年分手,孕有一女,没结婚证,需要返还彩礼吗? 我和男友结婚两年多,双方都办过酒席,没领结婚证,现有八个月大的女儿,如果分手女方需要补偿男方什么吗?需要返还彩礼吗?女方20岁,男方25岁,孩子抚养权可以归女方吗?
2014-12-16 13:39 吴某某。gg(四川-成都) 已有 10 位律师回答
1 高志博律师  电话:18686729300  2014年12月16日 13时46分
你好,彩礼返还的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下称《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第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第二,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于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5)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第三,如果子女是已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父母双方对于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时,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父母离婚后,子女随哪方生活,一般是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决定。《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2 谭海波律师  电话:13929419720  2014-12-16 13:43
分手即可,小孩协商抚养。
3 毕丽荣律师  电话:13049633889  2014-12-16 13:47
这是可以协商处理的,孩子要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考虑的
4 龙宇涛律师  电话:13018210906  2014-12-16 15:04
您好,没有领取结婚证的,应退还彩礼。
5 110网律师  2014-12-16 13:41
建议协商处理。
6 110网律师  2014-12-16 13:45
您好,如果没有办理结婚证可能需要退还彩礼,在哺乳期的孩子一般归女方,您可以要求男方支付抚养费。
7 都燕果律师  2014-12-16 14:08
对于以上情况,其一,如果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那么双方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可以直接解除同居关系,其二,关于彩礼退还问题,如果有下列情形,可以要求退还彩礼: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其三,关于子女抚养权问题可以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双方协商无果,可以就子女抚养权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处理子女抚养权问题时会本着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通常由女方进行抚养,而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给付子女抚养费。
8 陈晓云律师  2014-12-16 15:14
未登记不构成婚姻关系,双方有一方离开即告解除同居关系,孩子、财产有争议可提请法院解决。男方有权退彩礼。
法院将按有利于孩子成长原则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但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其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据孩子实际支出、当地的生活水平及双方经济状况综合认定。
9 110网律师  2014-12-16 15:55
通常不需要返还。
10 110网律师  2014-12-16 16:41
不需要补偿男方,但需要退还彩礼钱,孩子的抚养问题双方可以协商,抚养费也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起诉。
相关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