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问题简单概括就是,股东董事长在工商注册时出资的份额的钱就是债务承担的最高限度。
除了十四种连带情形以外。一般就是当时的出资额为限就可以了。
1、根据《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所以,一般情况下董事长及股东是不需要承担债务的。
2、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如果公司的股东滥用权利,将公司资产转移至自己名下或者虚构不实债务的,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公司的股东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3、所以,破产公司的股东是否承担责任,要看股东是否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如果存在这种行为,要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要承担所有的债务。 我的补充: 2015-07-02 13:16
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14种情形
1:虚假出资
2:出资不到位
3:抽逃出资
4:公司清算未依法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
5: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
《公司法解释二》第15条:
(1)公司自行清算的,清算方案应当报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确认;人民法院组织清算的,清算方案应当报人民法院确认。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清算组不得执行。
(2)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公司、股东或者债权人主张清算组成员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6: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进行清算
7:股东怠于履行义务,致无法进行清算
《公司法解释二》第18条:(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帐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8: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
《公司法解释二》第19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9:提供虚假清算报告骗取公司注销
《公司法解释二》第19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10:股东在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清偿债务
《公司法解释二》第20条:(2)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11:股东在清算或注销过程中有其他过错
《公司法解释二》第23条:清算组成员从事清算事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公司或者债权人主张其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12:公司被撤销、注销或歇业后,股东无偿接受公司财产的
13:一人公司与股东财产混同
《公司法》第63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14:股东过度控制、滥用公司人格行为
因下列情形致使公司与其股东或者该公司与他公司难以区分,控制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1)公司的利益与股东的收益不加区分,致使双方财务账目严重不清的;
(2)公司与股东的资金混同,并持续地使用同一账户的;
(3)公司与股东之间的业务持续地混同,具体交易行为、交易方式、交易价格受同一控制股东支配或者操纵的;
(4)“夫妻店”公司家庭共同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分;
(5)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人组成多个公司,各个公司表面上独立,但实际上财务不分、人员不分、资产不分。
首先,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资不抵债申请破产问题,根据《破产法》第二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因此,如果企业资不抵债,可以申请破产。
其次,关于董事长及股东债务的问题,根据《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因此,股东出资后,财产属于公司所有,股东原则不需承担责任,是由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再次,如果公司股东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其他股东可以要求赔偿,前提是必须有证据证明。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承担多少责任需要由法院认定,但是如果董事长及股东没有责任的话,是不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
希望我的解答您能满意,并采纳为最佳答案,如有问题,可以追问或者加我好友联系,为您指导与服务。 我的补充: 2015-07-02 13:02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如果公司的股东滥用权利,将公司资产转移至自己名下或者虚构不实债务的,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公司的股东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第二,如果董事长和股东对公司出资不实,或不到位,要付出资到位的责任。
第三,还有可能出现“法人格否认制”的情况,让董事长和股东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