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心法人首页婚姻家庭法律咨询
离婚财产纠纷
离婚财产纠纷 老公两个月前突然提离婚,起因居然是我对孩子教育不好。我们因为工作一直是两地分居,我和孩子在一起生活。最近他突然以此为借口提离婚,并觉得钱这些年都花在房子、孩子身上,有些力不从心了,自己一直不幸福以后要为自己活着。
1、如何我不同意离婚,他起诉的话会判离吗?
2、我们婚后在老家有一套房,2010年在西安贷款买了套房,一共贷40万目前每月房贷2700元已经还了三年。所用的费用基本为我们共同均担,这些年我们钱自己管自己的,现在我要求他净身出户,如果他走法律程序如何分配?
3、孩子现13岁一直跟我生活,所以我要求孩子跟我。让他一次支付孩子学费生活费到大学的费用30万(在重点初中上学费用高),这点可以争取到吗?
4、因为他提离婚的理由可笑不充分,结婚十五年我对于家庭的贡献是否可以让他给我补偿费用?
希望能够帮助,感恩
2013-08-04 12:36 李莫愁919(陕西-西安) 已有 7 位律师回答
1 超级账号5律师  电话:1  2013年08月04日 17时00分
1、起诉离婚如果一方坚持不同意的话,第一次通常不会判离婚。
2、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平均分割。
3、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抚养权要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见,抚养费的标准为年收入的20%-30%,一般按月支付。
4、如果没有婚姻法46条的情形,不能主张赔偿。
2 徐涛律师  电话:15327446830  2013-08-04 20:01
可由双方协商,不能协商的,应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如达到这一标准的,应会判离。
离婚时共同财产、债务一般平分,个人财产、债务归个人。不存在或双方都存在有过错的情况时,离婚时互不赔偿。否则无过错方有权向过错方索赔。
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两周岁先协商,协商不成法院将根据双方实际条件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原则确定孩子归属,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另一方按固定收入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按照同行业标准取一个合适的比例支付抚养费,并有权探视
3 刘青芳律师  2013-08-04 13:05
你好,1、要看事实、证据以及审理情况;
2、婚后财产平均分割;
3、应当征求孩子本人意见;抚养费通常按月支付。
4、如果男方没有法定婚姻过错,要求补偿没有法律依据。
4 110网律师  2013-08-04 13:25
可以协商处理
5 超级账号5律师  2013-08-04 13:58
你好,1,可以协议离婚,协议不成或者一方不愿意协议,可以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依据就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不管对方是否同意,任何人都有离婚自由,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
    2,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违背夫妻间忠诚义务的,离婚时可以要求对方赔偿;你可以随时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婚姻关系,除有特殊情况,比如家庭暴力,分居满两年等,法院第一次起诉,不会判决离婚,间隔六个月后,你二次起诉时,法院才会考虑判结离婚,不管男方是否同意,同时对夫妻共同财产以及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一并作出判决。
    3,关于孩子的抚养权,法院会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各自条件和实际情况,从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出发判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对于未满两周岁,处在哺乳期的孩子,原则上,归女方抚养。孩子满10周岁的,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4,至于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否则一般应平均分割。
以上回复,请采纳。。。。。
6 超级账号5律师  2013-08-04 14:44
你可以要求坚决不离婚
7 康治斌律师  2013-08-04 16:05
针对你的问题答复如下;

      1,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依据就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不管对方是否同意,任何人都有离婚自由,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
      2,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除此以外,男方可以随时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婚姻关系,除有特殊情况,比如家庭暴力,分居满两年等,法院第一次起诉,不会判决离婚,间隔六个月后,男方二次起诉时,法院才会考虑判结离婚,不管女方是否同意,同时对夫妻共同财产以及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一并作出判决。
      3,关于孩子的抚养权,法院会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各自条件和实际情况,从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出发判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对于未满两周岁,处在哺乳期的孩子,原则上,归女方抚养。
      4,如果孩子判归女方抚养,抚养孩子是男方的法定义务,他不支付抚养费的,女方可以以孩子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法院判决后,男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5,至于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否则一般应平均分割。
      6,法律规定,抚养费最高为男方月总收入的20%或30%。。

以上答复,如果满意,敬请采纳,并给予评价。
相关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