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心法人首页 交通事故法律咨询
汽车撞电瓶车的责任判定
汽车撞电瓶车的责任判定 ,我父亲于5月17日在东阳城区人民路在世纪联华门口被右转进商场的浙G926JB红色的马六车撞倒,我父亲当时骑电动车,后面带着我母亲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被车撞倒在人行道上,交警在我父母送到医院后到场说我父亲未按交通安全规定行驶,负次要责任,但是我问现场交警,他回答叫我到法院询问为啥负次要责任,我想咨询一下,这个判决有没有什么问题?
2013-05-23 12:35 zxf199……(浙江-金华) 已有 12 位律师回答
1 陈宇律师  电话:13774573086  2013-05-23 12:38
不服处罚,可以申请复核。
2 李保忠律师  电话:13840508677  2013-05-23 12:41
可以申请复核。
3 杨冬梅律师  电话:15068803952  2013-05-23 15:07
对事故认定不服,三天内提出复核。
4 陈国平律师  电话:13867474141  2013-05-24 09:25
可以申请复核。
5 110网律师  2013-05-23 12:50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以交警队认定的责任认定书为准,如对结果不满可以再3天内申请复议.
6 张  静律师  2013-05-23 12:50
交通事故具体看交管部门的事故认定,划分责任,依据责任经行赔偿,如果对事故认定书不服,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照治疗必需的费用给付。                                                          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营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                                    护理费: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交通费:按照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住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二)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三)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四)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慰抚金
7 110网律师  2013-05-23 12:54
申请复核。
8 朱新娟律师  2013-05-23 13:46
不服可以在三日内提出复核
9 110网律师  2013-05-23 14:50
在接到责任认定书后三年内复核。
10 110网律师  2013-05-23 16:41
认定没有太大问题。负次要责任就是在交强险范围内赔付后仍不能赔偿你的损失的,只按60~80%的比例赔偿你们的损失。
11 110网律师  2013-05-24 09:47
你好
交警部门出具的是事故认定书,若你父亲骑电瓶车时确实存在一定的违章情形的,事故认定不太会有问题。你父亲可以先积极的地治疗,出院后可以再主张各项赔偿的,责任的认定对赔偿影响不大的。
12 倪振杨律师  2013-05-25 16:28
一、交通事故责任报警后,由交警根据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后根据行为与事故因果关系分析认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二、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是:
    1、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2、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具体赔偿数额根据责任、伤害程度(需鉴定确认)、保险情况和个人、各地具体情况不同等而不同,建议咨询当地律师!  
相关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