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你好!我想请问一下,我在网上有遇到一个金融的交易平台。然后我往里面投了钱。刚开始是投了一点有盈利,然后出金了。这样做了几次后,提示有个领彩金的活动,我又投了三万,然后说可以预约9万的要我申请。我就申请了,但是客户直接跟我说没有9万的,也没有问我就直接给我申请了15万的彩金活动。我现在钱都打进去了,还是办理不了出金,客服说还需要在投10万,说我个人偶然所得税。需要投好了,才能办理出金。请问我该怎么解决
2020-06-11 09:16 shenwe……(湖南-永州) 已有 11 位律师回答
1 邓桂霞律师 电话:13969523706 2020-06-11 09:19
远离网贷不是骗子就是高利贷,远离网上游戏兼职刷单加盟加工理财彩票炒股外汇期货骗子满天飞。,在你地派出所或者刑警队报案,多少都可立案。3000涉犯罪。常问进展
2 陈宇律师 电话:13774573086 2020-06-11 09:23
骗人的。
3 宋昕律师 电话:13312939595 2020-06-11 09:33
医生看病,需要见病人;律师办案,需要看材料;作为全国的网络金融专业律师,告诉你:无论平台是否关闭, 人员是否跑路,公司是否注销,都可以追回的,反复看我下面的回复。 网络投资“被骗”,追回的方法有: 第一, 建议尽量委托专业律师处理,一定要核实律师身份(保证是谈案律师处理案件)、核实律师的专业资质以及工作经验,人生阅历。防止案件被倒卖,防止二次被骗; 第二,本律师成功追回多人被骗的损失,并且有2个是100%全部追回。2019年9月6日,又有一个2,000,000.00元的案件,经过一审、二审,终于打赢了。10月份,河北刘先生成功追回近90%;11月份,福建泉州的李先生,发生一年多的案件开始追回。。。。 第三,本律师具有5年刑事侦查经验,5年刑事辩护与网络金融经验,专业处理刑事案件与网络金融案件。 第四,本律师为了确保追回的可能性,本律师接收案件需要经过评估,评估是免费的。如果你真的案件,真心处理案件,请尽快微信搜索公众号:广东宋昕律师。
4 110网律师 2020-06-11 09:23
建议你们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诉诸法院。
5 110网律师 2020-06-11 09:26
把合同等相关情况发给我,我帮你审查一下是否合法合理
6 周三明律师 2020-06-11 09:45
小心被骗
7 冯倩雯律师 2020-06-11 10:36
如果被侵权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8 刘敏律师 2020-06-11 11:08
小心被骗
9 王学福律师 2020-06-11 11:41
根据描述很大概率是诈骗,建议拒绝诈骗分子支付款项的要求,尽量不要理会,保持冷静,保障自身资金安全。如有经济损失可报警处理。
10 李大贺律师 2020-06-11 12:39
注意套路贷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涉及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等罪名,这类违法犯罪的表现形式:
一、对外以“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名义招揽生意,与你签订借款合同,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并以“违约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骗取你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合同”及房产抵押合同等明显不利于你的合同。以网络借贷为名,要求申请人事先支付所谓的“验资费”、“保险费”、“押金”等。
二、伪造银行流水,刻意造成你已经取得合同所借全部款项的假象。
三、肆意认定你违约,并要求你立即偿还“虚高借款”。
四、是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在你无力支付的情况下,对方介绍其他假冒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或者“扮演”其他公司与你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
五、敲诈勒索“索债”,谎称对你诉讼等实现你交付钱财的目的。
六、冒用P2P网贷平台、小贷公司、金融服务公司、银行等真实存在的企业、机构名义,以发放贷款为幌子,实施系列诈骗。
遇到以上情况,均注意首先拒绝对方的一切支付款项的要求,保持冷静,注意诈骗、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识别与防范,保障自身资金安全。(实际收到资金的,将收到的资金交给公安机关)
一、对外以“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名义招揽生意,与你签订借款合同,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并以“违约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骗取你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合同”及房产抵押合同等明显不利于你的合同。以网络借贷为名,要求申请人事先支付所谓的“验资费”、“保险费”、“押金”等。
二、伪造银行流水,刻意造成你已经取得合同所借全部款项的假象。
三、肆意认定你违约,并要求你立即偿还“虚高借款”。
四、是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在你无力支付的情况下,对方介绍其他假冒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或者“扮演”其他公司与你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
五、敲诈勒索“索债”,谎称对你诉讼等实现你交付钱财的目的。
六、冒用P2P网贷平台、小贷公司、金融服务公司、银行等真实存在的企业、机构名义,以发放贷款为幌子,实施系列诈骗。
遇到以上情况,均注意首先拒绝对方的一切支付款项的要求,保持冷静,注意诈骗、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识别与防范,保障自身资金安全。(实际收到资金的,将收到的资金交给公安机关)
11 赵江涛律师 2020-06-11 23:49
小心陷阱